祝所有父亲,节日快乐!
在父亲节到来之前,我们特意采访了四名队员,作为俱乐部少年队到一线队的代表,谈了谈关于他们和父亲的故事。而他们故事,也是很多篮球人的缩影。他们的父母大多有不同级别篮球队的履历,但最终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不得不放弃继续自己热爱的事业。因此,孩子不仅怀揣着自己的理想,也背负着父母的期望。来自内蒙古鄂尔多斯的高嘉亨是浙江广厦少年队(广厦四队)的一名前锋,有着一对儿如同动漫人物图图般可爱的大耳朵的他,提起父亲,总是有着抑制不住的崇拜。在每个12岁少年的世界里,父亲永远是最高大的男人。对于每个孩子来说,成为父母的骄傲,是一个能让自己更有动力的buff。幸运的是,高嘉亨小小年纪便已经解锁了这个成就。当高爸爸向同事介绍自己的儿子在广厦少年队打球时,这个8岁开始打球的少年从爸爸眼中看到了一种叫做“自豪”的光。在体教结合轰轰烈烈的大潮里,南京的篮球小伙蔡束林森从传统篮球名校南京九中,转投浙江广厦青训,成为浙江广厦青年队(广厦三队)的一名运动员。从最初“不情愿”的接触篮球,到现在真正爱上篮球,他的父亲老蔡一直是他最忠实的拥趸。不管是在社交媒体上一直关注着他的动态,还是在评论区与其他广厦青训的家长交流他的成长。尽管老蔡网上冲浪热火朝天,但16岁的小蔡对此毫不知情。可能是含蓄内敛的传统美德被老蔡发扬光大,也可能是这种略显啰嗦的小事与老蔡的“霸总”气质格格不入,也期待下次父子俩人再见面时候的“对抗”,不要仅仅局限在篮球场上。04年出生的吕浩然是广厦二队的一名组织后卫,今年正值高考。相比于其他人和父亲远在春节时候的相聚,他和父亲最近一次的团聚,是在本月初。那时刚考完试的他,回到家中与父亲一同度过了几天轻松的日子。逛逛超市、吃家常菜是训练之余,难得的惬意时光。毫无疑问,五年级便开始打球的他,启蒙教练也是他的父亲。或许是面对镜头略微有点拘谨,吕浩然少了一份和队友们在一起聊天时的自如,但他平实的言语仍旧很让人动容。从篮球启蒙到踏入职业队青训,他的父亲是吕浩然故事中当之无愧的主角。作为一名传统意义上的“球二代”,赵佳一刚开始接触篮球其实也只是想锻炼身体而已。直到加入广厦,他才真正审视职业这条道路。谈及父亲,20岁的他和父亲有了更多的沟通。自知性格有些懒散的他,在即将踏上最高篮球舞台的时候,表达了他对于父亲的感谢。而对于因为防控政策无法像以往几个月就相聚一次的父亲,赵佳一也有自己的陪伴之道——平日里多打电话,节假日一起逛街、打台球,锻炼身体。当说到父亲节到来的时候,赵佳一说出了很多男孩子可能不太会和父亲表达的一个词语:我想你了。这也许是在中国传统父子关系中,出现频率并不那么高的一句话。但希望我们每个人,都可以勇敢一点,和父亲说出这几个字。祝全天下的父亲,节日快乐!